給動力電池加注“提質”動能,企業開始練“內功”
日期:2024-12-27 11:18:27 作者:宏力精密鋼管 閱讀數:423伴隨著國家一系列鼓勵政策的出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高速增長,作為其核心部件的動力電池,需求缺口進一步擴大。北汽、江淮、上汽等整車企業均表示,由于動力電池供應不足,已開始影響其新能源整車產量。
于是,不少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看準商機,抓緊時間擴充產能。全球動力電池的前三強——松下、LG化學和三星SDI均已相繼在中國投資建廠。三星SDI選擇了和國內發動機活塞環及汽缸套領域排名第一的安徽環新集團合作,其西安工廠于去年9月建成投產,可年產4萬臺純電動汽車用電池。2015年10月,LG化學在南京的電池工廠竣工,具有年產10萬臺新能源汽車電池規模。2015年12月,松下表示將在大連建造電池工廠,預計2017年正式投產,屆時每年生產的電池可供20萬臺新能源汽車使用。
國內比較具有特色的動力電池廠商,如國軒高科、天津力神、比亞迪、億緯鋰能、天能動力等均大幅加碼動力鋰電池領域的投資,并在電芯、動力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BMS)及儲能型電池組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實力。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我國動力鋰電池行業新增投資突破千億元。
業內人士擔憂,當前動力電池行業的投資熱潮,可能導致未來產能過剩。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國內較大的動力鋰電池廠商,大多是由消費類鋰電池廠商轉型而來。而動力鋰電池安全性和技術標準高出消費類鋰電池很多,如果缺乏技術積累,盲目轉型,市場前景將不容樂觀。“從各個廠商爭相擴大產能的態勢來看,動力電池將來也許會面臨產能過剩問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黃永和說。
在今年“3·15”期間,關于新能源汽車消費投訴中,續航里程與宣傳不符、充電度數與宣傳不符、電池故障導致掉電嚴重三大問題成為投訴熱點,而這些問題都與電池有關。與日韓電池巨頭相比,我國廠商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安全性。業內人士指出,從材料到電池包的多種技術以及生產工藝、品質管理等綜合能力方面,國內廠商目前的差距不小。二是一致性。國內電池生產過程中,一些生產工藝參數的要求沒有國外企業高,導致產品差異性比較大。“可能國內企業單體的電池質量更好。但整車企業要用的話,還是國外的好。為什么?因為國外電池的一致性更好,這是關鍵。”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勇說,國外廠商動力電池的生產控制點多達上千個,而國內廠商無法達到如此嚴格的質量控制水平。
對此,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表示,動力鋰電池行業不能僅滿足于獲取國家補貼和擴大產能,更應練好技術創新、質量控制、品牌建設等“內功”。“動力電池是一個技術、資金高度密集的行業,產品要求很高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技術研發、資金實力和管理水平缺一不可。”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表示,“未來新能源電池會出現產能過剩,但行業競爭有利于優勝劣汰,靠創新和品質存活的企業會有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