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改“規則”后,韓系電池在華全線崩盤
日期:2024-12-27 09:51:57 作者:宏力精密鋼管 閱讀數:3203月30日,韓國SK Innovation(以下簡稱SKI)與中國企業合資在華設立的新能源汽車電池廠宣布已全線停產。在這場關于電池的競爭中,最終受政治政策影響,在進口韓系電池受限后,合資韓系電池企業也受到了致命的打擊。
而僅隔一日之后,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3批)》(以下簡稱目錄),從最新目錄可知,雖然國產電池企業受到了政策的庇護而拔地而起,但并不代表一勞永逸。為督促企業提高電池技術水平,四部委公布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時,除繼續對續航里程提出要求外,對動力電池系統質量能量密度也提出要求。這一要求的提出不僅倒逼企業提高電池技術,也對部分新能源車生產企業的技術提高要求。
韓系三元鋰電池毀滅性打擊
提到三元鋰電池就不得不聯想到韓系電池企業,自《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提高電池規范后,三星SDI、LG化學、松下等日韓電池巨頭至今仍未進入目錄。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年底工信部公布的第5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出現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總數從498款車型秒變為493款。
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累計發布了四批《規范條件》目錄,共計57家動力電池企業入圍,而三星SDI、LG化學、松下等日韓電池巨頭至今仍未進入目錄,導致上述企業在華的動力電池業務開拓受到了極大影響。
事實上,自去年受到新能源補貼政策等的影響,包括三星SDI、LG化學等位于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業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日前,繼三星SDI和LG化學位于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業務進展受困之后,SKI方面于去年年底以電池訂購量減少為由停止生產。
除此之外,LG化學位于中國南京的動力電池工廠也傳出停擺的傳聞,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目前其生產線也基本已處于閑置狀態,其正在商議將該項目打包賣給上汽。
低成本電動車受影響
除韓系電池受影響之外,部分自主新能源車型同樣受到了政策的影響。根據全國乘用車聯合會數據分析,2015年的純電動汽車中A00級車占比63%,且A0級成為純電動汽車的銷售主力。但是對2016年前兩個季度的銷售分析,A級純電動車在不斷崛起并呈現爆發式增長,達到純電動份額的37%左右。今年前兩個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雖然出現了斷崖式增長,也可解讀出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的倒逼作用。
根據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中的相關規定,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質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對高于120Wh/kg的按1.1倍給予補貼。因此,那些依靠控制電池成本的廠商便不得不被迫升級,增加對電池能源系統的重視程度,即便不申請1.1倍補貼,也必須達到最低標準才可獲得政策補貼。
動力電池密度提升
在SKI宣布停產后不久,第三批目錄共發布87戶企業的634個車型,較第二批推廣目錄相比,數量明顯增加。綜合目錄發布的新能源汽車電池信息可知,新能源車企堅持走三元鋰電池路線。尤其在純電動汽車方面,受最新補貼政策中對動力電池系統質量能量密度的要求,第三批目錄中搭載三元鋰電池120-130 Wh/kg的純電動汽車成為主力車型。畢竟磷酸鐵鋰電池難以拿到1.1倍的補貼,實際的市場競爭力將大幅下降。
同樣,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中,磷酸鐵鋰電池也不再唱主角,除第一批目錄有應用磷酸鐵鋰電池車型,從第二批目錄開始到現在的第三批,均沒有發布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即便一直堅持推廣磷酸鐵鋰電池巨頭比亞迪,也在調整電池技術路線。例如,比亞迪秦100和唐100上將電池從磷酸鐵鋰替換為鎳鈷錳酸鋰三元鋰電池。
當前,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方向越來越明晰,相應市場規模呈快速擴大之勢,其對基本技術和設施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電池技術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便引得行業內的關注,國家成立了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當技術和政策均在督促電池行業發展時,促進我國的電池技術引領全球行業發展,并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