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畫餅 鋰離子電池微網儲能市場存疑
日期:2024-12-27 09:06:51 作者:宏力精密鋼管 閱讀數:397國際新能源網訊: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和微電網概念受追捧刺激著儲能電池市場的脈搏,然而市場渠道、盈利模式俱不清晰也讓人懷疑這是一場“餅中畫餅”的鬧劇。
2013年年初公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針對新能源發電提出目標:到2015年,分布式太陽能發電達到10000MW,建成100個新能源示范城市;同時積極推進微電網示范工程應用。政府為光伏行業畫出的大餅也讓隔壁的鋰電池行業嗅到了儲能市場前景的芳香。
4月18日,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楊曉偉博士在深圳舉辦的某儲能大會上表示:“預計未來三年內我國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量將增長到2281.6MW。如果儲能裝置單位千瓦造價按照4000元/KW計算,經預測2015年儲能電池產業市場規模可達到155.8億元。其中新建儲能工程的規模為97.6億元,替換需求為58.2億元。”
同時參會的包括比亞迪、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天津力神、比克等幾大鋰電企業到場高層均表示:看好鋰電池在微電網儲能市場中的應用前景。
然而,光伏發電成本高企、電網公司對新能源并網的支持度不夠、鋰電池本身價格高昂等等因素都讓鋰電池儲能市場的前途充滿不確定性。
光伏畫餅
位于深圳市前海灣保稅園區內的某物流倉儲屋頂上鋪滿了一塊塊光伏面板,在夏日午時刺眼陽光的照射下,隔遠望去這一大片屋頂燦燦生輝。
“ 按計劃我們將在前海建設總裝機容量100MW的光伏電站項目,另外還包括10MW微電網系統。”深圳招商新能源集團公司的一位工程師指著眼前的光伏工程告訴記者,雖然這項號稱“全國首個綠色低碳保稅園區”的大型光伏工程從2012年6月份便開工建設,然而時至今日該項目仍然只鋪設了2.049MW的光伏面板。
2013年2月份,國家電網發布了《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表示要免費接入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且單個并網點總裝機容量不超過6MW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入網。
此消息一度被當作是掙扎多年的光伏產業真正的救命稻草。從2013年年初開始,山東、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多個省市陸續曝出首家分布式光伏并網的消息。
根據某證券公司發布的光伏行業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末國內分布式光伏系統累計裝機容量達到3780MW。證券分析師們預測:2013年內國內光伏系統新增總裝機容量可能達到8500MW。雖然業內外很多人都看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微電網概念的未來前景,然而對于目前實際項目從業人士來說,眼前舉步維艱而前景也并不樂觀。
“發電成本高、并網難”是國內大多數光伏項目遇到的最頭疼問題。得益于深圳蛇口招商局的支持,前海項目能夠順利并入蛇口招商局大電網系統,然而每度電高達1.4元的發電成本也讓這個年輕項目停滯不前。
作為合作方之一,深圳微網能源管理系統工程實驗室(下稱微網實驗室)承擔了前海項目中10MW微電網系統設計、集成和控制系統開發工作。與前海項目的情況一樣,深圳微網實驗室自行籌建的100KW光伏微電網項目也面臨并網難的尷尬。
據了解,微網實驗室所在的深圳南山區智能電網大廈屬于南方電網系統范圍以內,與深圳蛇口區招商電網對微電網并網持支持態度不同的是,南方電網方面顯然對這種新型能源存在顧慮。
深圳微網實驗室總工程師陳先平教授表示,實驗室微電網系統早于2012年初便完成建設,然而遞交到深圳供電局的并網申請至今未能順利通過。“南方電網方面認為,分布式光伏發電存在短期功率波動問題,可能會對大電網帶來沖擊。”
儲能存疑
分布式光伏儲能和風光離網儲能是新能源發電概念下產生出來的儲能領域內兩塊新的細分市場,光伏行業近期盛行的“虛火”再次將眾多鋰電業內人士的目光集中到這兩塊新興市場。
記者走訪深圳微網實驗室看到,實驗室自行建設的100W光伏微電網系統配備了兩組儲能裝置,包括由中聚電池(00729.HK)提供的50Kw ×2H磷酸鐵鋰電池儲能柜,深圳沃特瑪電池公司提供的20Kw ×2H磷酸鐵鋰電池柜。
據實驗室項目負責人張磊介紹,以上兩組儲能電池分別接入到兩套39kw(交流)和10kw(直流)的微電網系統中,太陽光充裕時存儲電能,太陽光不足時供給辦公負載使用。
張磊介紹,實驗室內用電負載主要包括辦公照明、空調、計算機等總共約8KW的負載功率,每天工作8小時實際消耗電量為60~70kwh.在深圳日照條件下,光伏板發電效率通常為每千瓦發電4kwh/天。而實驗室實際接入微網系統的光伏板為49kw,平均每天發電量約為200kwh左右。
“我們鋪設的100kw光伏板僅使用了一半用于發電,即便如此,每天仍有100多度的富余電量由于無法并入大電網而白白耗散掉。”張磊透露,實驗室曾多次與南方電網轄下的深圳供電局交涉,得到最新的并網方案是,僅允許實驗室微電網系統電力不足時從大電網接入電量,而不允許微電網向大電網輸出電量。
南方電網對于深圳微網實驗室這種示范性項目的態度決定了目前至少在南網勢力范圍內,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室內微電網項目都無法產生經濟效益。
相比于前海光伏項目和微網實驗室前途未卜的局面,鋰電池作為一種新型儲能電池,其高昂成本在這場盈利模式無可預期的“光伏大餅”中更充滿不確定性。
根據微網實驗室的實際運行經驗,使用磷酸鐵鋰電池作為儲能電池成本幾乎占整個項目投資的50%左右。微電網運行過程中每天早上和晚上由于太陽光照射不足,都需要儲能電池進行放電供負載使用。而到了中午太陽光充足時,發電功率富余則要對儲能電池進行充電。
“相當于儲能電池每天進行2次充放電,磷酸鐵鋰電池使用4~5年就會出現循環壽命明顯衰減。”張磊表示,通常情況下儲能電池循環壽命降至50%就要進行更換,而光伏項目的運行周期一般為20~25年,以鋰電池的循環性能則中期至少要更換3~4次儲能電池。
原本盈利渺茫的微電網項目顯然無法承受中期更換全套儲能鋰電池的成本。微網實驗室對此的解決方案是,多種儲能電池搭配使用。
“從經濟性和系統維護兩方面考慮,多種儲能電池搭配都更合適。”張磊表示,由微網實驗室負責設計的前海10MW微電網項目中,儲能電池同樣也會將參考上述方案,而出于更多經濟性的考量,鋰電池在其中占的份額甚至更少。